信陽市上天梯管理區主任張向陽:推動產業升級
推動產業升級 實現轉型跨越
——訪上天梯管理區黨委書記、主任張向陽
見到上天梯管理區黨委書記、主任張向陽時,他正在信陽豫誠非金屬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就企業如何加快科技創新開展調研。“要把上天梯打造成為綠色建材研發及深加工基地,必須依靠科技推動產業升級。”對上天梯管理區今后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重點,他胸有成竹。
經過多年打拼,上天梯非金屬產業發展已走在了全國前列,2012年實現生產總值19.07億元,占國內珍珠巖行業產值的61%。但2012年以來,非金屬行業多年形成的賣方市場發生逆轉,現有主導產品保溫砂漿市場急劇萎縮,出現滯銷現象,價格迅速下滑,在國內部分地區已基本退出市場。針對這種不利形勢,上天梯管理區組織相關人員多次到蘇、浙、滬、皖、粵等地區進行市場調研,并請教非金屬行業專家學者及建材主管部門領導,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了工作思路,確定了打造綠色建材研發及深加工基地的戰略目標,強力推進外墻保溫板材項目,以加快占領無機保溫建材市場。
規劃是龍頭。張向陽介紹,為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前瞻性,上天梯管理區委托中國非金屬研究所為該區編制產業規劃,加快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變,實現產業高效發展、經濟良性循環。同時啟動產業集聚區規劃修編工作,委托河南五方設計院對集聚區規劃進行修編,進一步優化空間布局,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實現節約、集約發展。目前,已完成了前期資料收集、現場踏勘工作,正在與各職能部門進行深度溝通和對接。
張向陽認為,要把上天梯打造成為綠色建材研發及深加工基地,非一日之功,必須下大力氣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引導、鼓勵、支持企業加快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應用。
目前,上天梯產業集聚區的企業在管理區的積極引導和扶持下,已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一些有益探索。方浩礦業公司經過5年的自主研發,集裝飾、保溫于一體的外墻板材已于去年年底問世,填補了世界空白,其生產線許多技術都是首創。怡和礦業公司投資110萬元建設了自己的實驗室,現已研發出節能、保溫、防火、裝飾的產品。恒源礦業公司利用微波技術,提高了產品性能,其研制的洗手粉已通過省級認證。目前,該區已與中國非金屬研究所成功簽訂協議,建立上天梯實驗基地,每年要有2個至3個科研技術成果。該區正在與浙江大學材料學院磋商,組建上天梯院士工作站,與武漢理工大學協商,組建上天梯科研中心。通過企業創新、科研院所的引領,該區今年將形成3000萬至5000萬平方米的板材加工能力,實現產值20億元。
張向陽說,上天梯是非金屬行業的一個品牌,在業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創品牌難、毀品牌易。保護上天梯品牌是我們的責任。目前,上天梯管理區已與市質檢部門達成一致意見,將在上天梯建立省級非金屬產品檢測中心,今后未通過檢測的產品將不得以上天梯原產地品牌出售。同時,組建礦業協會,建立產品質量檢測制度、企業相互監督制度、市場調查制度、企業誠信評價制度等一系列規范市場經營的制度,杜絕一切假冒偽劣產品,真正做到有序經營、誠信經營。管理區還積極引導企業搞好新產品的開發認證工作,幫助企業協調住建、質檢部門,為推進企業參與國家、省級標準制定創造條件?泼赖V業公司正在牽頭制定建筑用輕質陶瓷保溫板國家標準,恒源、榮山、怡和3家企業聯合參與無機防火保溫板材國家標準制定。此外,管理區在放大資源優勢,狠抓企業引進工作的同時,提高招商門檻,變招商為選商,要求新引進企業要有研發能力、好的管理經驗,投資額在5000萬元以上。自從提高門檻后,來該區考察投資的客商反而絡繹不絕,目前已有多個項目協議核心內容達成一致意見,很快將簽訂投資協議。
記者昨日在這里看到,產業集聚區內的十多個在建項目正加緊施工,不少管理區工作人員深入現場協調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問題。張向陽介紹,管理區推行了“一個項目、一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項目簽約后,立即建立推進工作機制,強化協調推進、深化跟蹤服務,形成圍繞項目抓服務的工作合力。同時,堅持“日督查、周例會、旬通報、月考核”的推進機制,明確主要工作時間節點,責任落實到每個環節、每個崗位和每個個人。每周召開項目推進會,聽取有關單位的項目推進匯報,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促進項目早日落地,盡快開工,順利推進、按期投產。